摘要
Web浏览器或者手机浏览器都是在用户与互联网之间充当着中介者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更多的不外乎Google Chrome, Mozilla Firefox, Internet Explorer, Opera, Safari等。随着用户越来越多,渐渐的各大浏览器也就成为了黑客攻击的目标。源码中哪怕是一点点小错误,也可能会导致浏览器被黑客利用。
本文就将介绍一些基于浏览器的漏洞。
1.浏览器缓存
每次打开一个网站,网页的内容会缓存到用户的机器中。如果这些内容在其他网页中需要重新加载,浏览器加载的是缓存,而不是再次下载内容。如果一些Web应用商店以及显示用户敏感信息(比如地址,信用卡信息,用户名)这些信息也是会记录到缓存中的,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浏览器缓存检索到这些信息的。
在IE浏览器中这些信息存储在:
C:\Users\<user_nam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在Firefox浏览器:
C:\Users\<user_name>\AppData\Local\Mozilla\Firefox\Profiles\<profile-id>\Cache 或者在地址栏输入about:cache
在Chrome浏览器中的地址栏输入chrome://cache,其存储在
C:\Users\<user_name>\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Cache
验证
我们在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下实验,访问几个网页过后然后退出网站。在地址栏输入about:cache.这就可以显示在浏览器中的缓存信息了,通过缓存列表以及其中的内容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
下面的截图就显示了用户仪表盘,在用户仪表盘中可能含有高危敏感信息,比如地址,电话号码,信用卡信息,E-mail等等。
打开一个特定的缓存条目,在用户仪表盘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址,电话号码,订单历史等等
小贴士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响应头中设置合适的缓存控制属性解决。
主要有以下两种缓存属性:
Cache-control: no-cache
no-cache属性表示,浏览器不使用特定的请求-响应缓存信息。浏览器存储缓存信息,而不是从缓存中读取内容,每一次都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换句话来说,缓存只是保留在浏览器中,对于攻击者或者恶意用来来说就十分容易的读取到相关信息。
Cache-control: no-store
no-store属性表示,请求-响应不会被缓存或者存储到浏览器中。
使用HTML meta标签
你还可以使用meta标签实现对缓存的控制,设置如下: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cache” />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store” />
如果在HTTP响应头中手动添加cache-control头,并且设置 no-cache。如下图所示,浏览器依旧会对页面进行缓存
如果访问浏览器缓存,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用户仪表盘中缓存页面中找到它。使用离线模式打开会显示详细的细节,如下图:
如果cache-control头设置为no-store, no-cache。我们在用户仪表盘中就找不到了。
因此,开发者需要分析网页的内容以及调整适当的cache-control属性。
2. 浏览器内存中的密码
大多数的站点以及服务器使用hash或者Encrypt方式进行加密,但这种方式不适用于保存在浏览器内存中的密码。GET请求以及POST请求在浏览器内存中几乎就是透明的,攻击者可通过类似WinHex的工具查看到这些敏感信息。
验证
访问站点,输入有效的凭证,如下截图。
下面的截图显示了用户名以及密码传递给服务器
从网站中退出,但请不要关闭浏览器,然后打开类似WinHex的工具,定位到正确的路径。
首先打开内存
然后选择浏览器(本列中我们使用的FireFox),选择所有内存
在数据中搜索用户名,我们可以获取完整的登录请求信息。
从这里开始,攻击者就可以盗取用户登录凭证。
小贴士
这个问题出现在浏览器/本地机器上,使用SSL并不会降低危险性。用户并不能阻止浏览器记录密码或者其他一些敏感信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便是使用哈希加密。
下面是加盐哈希的工作流程: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MD5哈希密码。当一个用户请求登录页面时,服务器随机生成一个数,这个数就被称为salt(盐)然后返回给用户的页面。一个Javascript脚本出现在用户机器上,对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MD5计算。接着加盐后再计算哈希值,这个哈希值会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从数据库中选择密码的哈希值结合盐值并计算MD5值。如果这个值匹配,用户就成功登录。
每一次的盐值都不尽相同,因此攻击者就算从浏览器中内存中获取到了哈希值,这个哈希值也是没用的。
另一个实现方法,使用一个Javascript脚本实现当用户退出过后就强行关闭浏览器,这么做浏览器的内存就会被重置。
3. 返回刷新攻击
浏览器的返回功能,大家都熟悉。通过前进后退这个功能,我们可以显示最近浏览的页面。此外,浏览器也会留意到像用户名,密码,银行卡账号等变量。这是因为通过POST方式传送给服务器的同时对页面进行了抓取。如果用户登录网站,执行一些操作过后退出了,攻击者在同一台机器上进行登录,他是可以在浏览器窗口中看到注销页面的,然后他一直按后退按钮,直到显示成功登录那个页面,然后单击刷新按钮,浏览器自动重新提交请求的所有信息。
验证
登录到网页并进入修改密码的页面,输入当前密码,以及修改后的密码点击提交。
更改密码的一系列请求和响应,请看下面的截图
请求
响应
密码更改成功
浏览网页,然后注销,注销过后离开机器前没有关闭浏览器。如果攻击者能进行物理访问这台机器,只需简单的单击后退按钮的下拉菜单,只需要找到更改密码后的页面就行了。
当点击进入一个特殊的页面,浏览器会显示已经过期的警示页面。
此刻,攻击者就可以使用浏览器代理工具,比如Burp并配置浏览器通过代理发送请求。
在错误页面中单击刷新按钮,浏览器会弹出一个提示窗口
使用配置好的代理工具,攻击者可以看到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并且可以截取到用户的密码
变种攻击
网站成功登录过后使用重定向,登录页面含有验证码。如果用户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及密码但是验证码错误,那么网站会返回到登录页面,并提示用户错误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同样可以使用后退和刷新功能盗取用户名密码。即使验证码错误,攻击者也能够获取像用户名以及密码这些敏感信息。
验证
访问网站的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错误的密码
对用户名以及密码验证过后,服务器响应“200 OK”和错误描述“用户名/密码错误”
单击后退按钮,访问以前能够正确登入的页面。
浏览器警告说,凭证过期了,同时要求用户重新发送数据到服务器。
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配置代理,对传输到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拦截,然后点击发送按钮
用户的账号密码可以通过明文显示给我们
问题分析
在这个例子中,修改密码的页面为“changepass.aspx” 后面出现的页面是“changepass1.aspx”。“changepass1.aspx”页面是在提供当前密码以及新密码过后再出现的。所以,浏览器记录了发送到“changepass1.aspx”的请求。我们来理一理整个顺序。
用户访问“changepass.aspx”页面。
用户输入当前密码,新的密码,最后确认新的密码。
密码以及提交请求发送到“changepass1.aspx”
用户在“changepass1.aspx”页面进行身份验证
当攻击者打开“changepass1.aspx”页面,请求就会发送到“changepass1.aspx”。这个请求里就包含了当前密码,新的密码以及确认的密码。
4. 自动保存
当用户提交账号以及密码之后,浏览器会提示是否记住密码。如果用户单击“记住密码”,浏览器会存储密码,在下一次访问该站点时就会自动填写相关内容。这个功能确实是方便了用户,用户不需要记住过多的密码,但是如果用户是在公用机器上使用这个功能,那么后果又是怎样?攻击者可以十分轻松的找到账号密码。
即使密码经过加密,或者是有一个主密码来保护(通过一个密码来访问存储的密码)。攻击者可以通过访问这个站点来检索存储在浏览器中的密码,攻击者只需要键入用户名,浏览器就会自动填充密码字段,只需要运行类似Burp的工具拦截浏览器请求就可以获取密码。
这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浏览器弹出提示我们是否保存密码
如果用户确认保存密码之后,密码就会存储到浏览器中。在FireFox中你可以通过点击工具→选项→安全→保存的密码
现在假设浏览器中保存的密码有一个主密码来管理,只有通过密码验证之后才能看到上面截图中的信息
在这个例子中,攻击者需要一个中间代理工具来拦截传送到服务器的请求。
到站点中,双击用户名字段的表框,它就会显示存储的用户名列表。点击其中一个用户名,在密码字段浏览器就会自动填写了,从拦截请求中可以十分容易的找到账号以及密码信息。
小贴士
在目前绝大多数浏览器产品的最新版本中,这个自动保存功能依旧存在。在这个特容易撞库的年代,密码多了确实不好记,这个就看大家自己的取舍了。
5. 浏览器历史记录
当用户提交数据的时候,不是GET请求就是POST请求。GET请求的话是可以通过观察URL本身发现端倪的,然而POST请求存在于请求的主体,以下两张截图就显示了GET请求以及POST请求的用户数据。
所以的GET请求都可以通过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以及缓存进行访问,即使注销并关闭浏览器,这些数据也是可以通过历史记录查看的。
GET request:
POST request:
验证
用户在填写了用户名和密码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这里会提交一个GET请求
使用Burp拦截请求,截图如下
所以,攻击者可以通过历史记录获取信息
同样的,如果站点通过GET方式发送敏感信息,攻击者也是可以通过浏览器历史查看到的。
小贴士
让不使用GET方式发送敏感信息,成为我们不说的秘密!
[参考来源infosec,翻译/鸢尾,转载请注明来自FreeBuf黑客与极客(FreeB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