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本周一,索尼音乐官方推特账号遭到了“黑客”的入侵,然后他们赶紧宣称布兰妮•斯皮尔斯其实还活着,这似乎是一场推特假消息事件。
在本周一,索尼音乐官方推特账号遭到了“黑客”的入侵,然后他们赶紧宣称布兰妮•斯皮尔斯其实还活着。这似乎是一场推特假消息事件,关于小甜甜布兰妮去世的消息在索尼音乐发现相关安全问题后被迅速删除。在索尼音乐官推放出“死讯”后,毫无疑问布兰妮的粉丝们非常震惊和迷惑,但是一位索尼公司的发言人随后确认这确实是一场黑客入侵事件:“推特账号被入侵,相关推文现已删除。布兰妮•斯皮尔斯仍旧活着而且非常健康。”
第一条相关“死讯”推文上写着:“安息吧布兰妮,1981-2016。”接着第二条推文在几分钟后被发布出来,推文中似乎在暗示账号被盗:“布兰妮意外死亡,我们将在接下来告知更多详情。”
在接下来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这两条推特被粉丝们和推友们转发了总计6600次。但是,随着粉丝们不断涌入推特,很多人开始怀疑相关推文的真实性。
然后,在第一条推特发布仅40分钟后,索尼音乐全球官方账号似乎确认自己被盗,他们发出了如下推文:“几分钟前我们发现一个新的IP地址登上了账号,相关推文是这个新IP发布的,而布兰妮仍旧活着。”
满脸问号的小甜甜随后在自己的Twitter上发了搞怪四连拍,还写道“不要小瞧霹雳娇娃的力量!”算是对自己“被死亡”的回应。
据初步调查,一个名为Our Mine的网络组织似乎是此次入侵行动的发起者,他们在今年已经入侵了多个知名账号。根据娱乐媒体《好莱坞报道者》的消息,这个黑客组织入侵过包括漫威和Netflix在内的多个推特账号,而Our Mine自己的网站则宣称其“是一个展示主流系统漏洞的精英黑客团体”。
鲍勃•迪伦的账号似乎也被Our Mine盯上,这位夺得了诺贝尔奖的音乐家似乎在“死讯”传出的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回应,然后这条信息被迅速删除。
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鲍勃•迪伦也是索尼音乐旗下歌手。
索尼最近几年的网络频频被黑客攻击,索尼旗下另一个部门索尼影业曾在2014年11月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而美国联邦调查局认定当时的攻击源自朝鲜。索尼影业原计划在那起攻击发生后一个月推出电影《采访金正恩》(The Interview),讲述两名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的记者暗杀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笑料。
假新闻泛滥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甚至开始影响国与国关系。据美联社26日报道,近日一条假新闻引起巴基斯坦方面的注意,轻信了不实报道的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在推特上对以色列发出“核威胁”,让这两个拥核国家的民众好生紧张。
就在11月9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第58届总统。很快,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刊文,指责Facebook上泛滥的假新闻影响了选民判断,认为Facebook是帮助特朗普获胜的“帮凶”。甚至连奥巴马也对网络假新闻予以表态,认为假新闻将会威胁美国的民主选举、市场经济等根本制度,他说,“如果仅仅进行重复的攻击,或者一遍又一遍说着彻头彻尾的谎言,那么只要是在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上,只要人们可以看见,慢慢的其他人就开始相信这是真的。”
对媒体的指责扎克伯格给以了强烈否认:“Facebook上的不实信息影响了选举结果,这个说法简直太疯狂了。”当然,没有人能确切计算出Facebook上的假新闻在此次美国大选中到底产生了多大、多重要的影响。但事实已经表明,无论Facebook上有多少假新闻,无论这些假新闻的传播面有多广,它已经给Facebook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成为Facebook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不断增多的假新闻
几乎从互联网诞生时起,错误信息和假新闻就一直是个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所吸引的巨大资金,假新闻的数量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先进,传播力和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
今年5月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62%的美国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18%的人会频繁这样做,通过Facebook阅读新闻的美国成年人比率高达44%。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并相信不准确的信息,甚至是完全伪造的信息。
假新闻的产生:
这些假新闻是谁制造的呢?毫无疑问,产自越来越多的假新闻网站。假新闻网站通常会使用看起来合法的域名、站名及宣传语,故意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报纸或政府宣传机构,骗过网民的眼睛,网站内容从最初有趣的讽刺笑话发展到会得到更广泛分享的看似可信的内容,通过病毒式的传播骗取大量的点击获取巨额广告收入。
假新闻的传播: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假新闻是如何通过Facebook这类社交网站得到病毒式传播的呢?原因在于,在Facebook的news feed(热门话题)功能中,假新闻会与其他一切信息混合在一起,Facebook的机器算法抓取的信息源既包括权威新闻网站,同时也包括为了获取点击率而专门制作“新闻”的网站。此外,即使你点击了Facebook上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文章,Facebook在相关内容的推荐中也可能包含假新闻网站上的文章。
更重要的是,由于Facebook想获得更多眼球——它的业务是尽可能多地获得大量关注和分享以增加其广告收入——它就会不断推送用户想看的新闻而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新闻。Providence Journal(普罗维登斯杂志)采访了南加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经济和创业项目主任Gabriel Kahn,他说,“如果他们(Facebook)的目的是通过对用户已经相信的一切事情进行再肯定而并不提出质疑,以此方式简单地保持用户参与度,那么必然会产生真实的恶果。他们必须承认错误。”
假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的互动(尽管这不是社交媒体想要但实际发生的):
BuzzFeed相关报道曾披露马其顿的青少年创建了100多个支持特朗普的网站来传播假新闻,这些青少年称他们“根本不关心特朗普,只对简单的经济激励有反应:根据Facebook定期发布的收益报告,一个美国本土Facebook用户的价值大约是其他国家Facebook用户的4倍。他们发现产生流量最好的方法是在Facebook上传播政治性文章,而在Facebook上获得大量分享最好的方法是发布哗众取宠并且迎合特朗普支持者观点的假新闻。”BuzzFeed引用了其中一则假新闻的标题:“2013年的希拉里?克林顿:我想看见像唐纳德?特朗普这样的人参加竞选;他们诚实并且不会被收买”,这则假新闻在Facebook上获得了48万次的分享、互动和评论,其互动率几乎三倍于纽约时报在Facebook上关于特朗普宣称他在1995年所得税申报表上损失了9.16亿美元的独家新闻。
假新闻甚至会走近候选人。特朗普就曾经用他受到广泛关注的推特账号转发和分享错误的犯罪数据——该数据极大地夸大了美国白人被黑人杀害的百分比。
当点击被兑换成货币,一些人为了获取更多点击量而发布假新闻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线上经济模式以物质刺激点击量,在这种情况下,发布真消息还是假消息又有什么关系呢?线上商业广告简单地只通过点击量来付费,而恶作剧和假新闻的标题往往会驱使人们点进去看,尤其当它们出现在可信领域中时,于是社交媒体就成为假新闻泛滥的温床——因为与主流媒体相比人们觉得与亲戚朋友发生广泛联系的社交媒体更亲切更值得信赖。
Facebook打击假新闻的措施会起到多大效果?
面对依然层出不穷依然广泛流传的假新闻,扎克伯格在他的帖子中列出了7条举措:
1.更强的检测:提高分辨错误信息的能力,建立更好的技术系统,在人们举报前就检测出错误信息。 2.更简单的上报:改进用户界面使人们更加方便地上报,以便更快地获取错误消息。 3.第三方核查:小扎写到,“有很多事实核查机构,我们已经与这类机构取得联系,我们计划向更多机构学习。” 4.警告:对第三方和Facebook社区标记的假新闻贴上标签,当人们阅读和分享时显示警告。 5.相关文章质量:提高向用户推荐的“相关报道”的准确性。 6.中断假新闻经济:中止假新闻站点使用Facebook的广告服务。 7.倾听:小扎写到,“我们将继续与新闻记者和新闻产业中的其他人合作,特别是通过他们的加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事实核查系统,并向他们学习。”
谷歌也出手了,监控信息的成效如何?
在Facebook推出旨在打击虚假新闻的自愿审查系统之后,谷歌也出手了。这次谷歌将向带有明显反人类价值倾向的搜索结果开火,而采用的方法可谓简单粗暴——直接删除,当然背后依靠的并非删帖队伍,而是机器算法。
近日外媒曾报道称,有人在英国通过谷歌查询二战时期纳粹大屠杀是否真实发生过,答案是没有,这个搜索结果来自一个白人种族优越者论的网站。完全删除上述答案,以及所有拒绝承认大屠杀的网站,具体是通过调整算法来完成。一个白人优越主义网站否认大屠杀是排名靠前的搜索结果,当然人们敲入“大屠杀是否发生”,这条公告发布在美国新纳粹主义资讯网站Stormfront,题为《十个理由解释为何大屠杀没有发生》,页面同时显示多个极端阴谋论。
而根据报纸Daily Dot记者的统计,当输入“大屠杀是否发生过”(did the holocaust happen")之后,谷歌搜索显示结果分别有:一个新纳粹主义网站;维基百科Wikipedia:否认大屠杀;关于“大屠杀是否发生过”的谷歌搜索结果:
谷歌算法饱受舆论责难
与以往相比,这次的变动是谷歌一次很明显的改进。以前的变更只是将上述搜索结果的排名下调,而这一次似乎是完全删除了。当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变更是否永久有效,而且除此之外,谷歌还有其他一些存在问题的搜索结果亟待处理。在谷歌发布修复前,就有一些关于纳粹大屠杀合法性的搜索结果与肯定反犹主义和仇恨网站相链接,一个优先搜索结果甚至给出一些理由,说明“为什么希特勒是个好人”。
这也不是谷歌第一次为其自动生成的搜索结果而忙碌。英国《卫报》早期评论称,一些自动搜索结果显示“犹太人是邪恶的”、“女人是邪恶的”、“穆斯林是坏的”。谷歌公司曾表示,其使命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来源的多样化内容,“谷歌的使命是为人们提供高品质和权威的搜索结果,”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种来源的不同内容,我们信奉自由和开放的网络原则。判断网页上的答案是否最好,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并不总是正确的。”
但并不总是“正确的”,当被问及如何处理“非权威信息”排名靠前的问题时,该公司表示,将开发可升级的自动化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个一个手动删除”。
我们最近对我们的算法进行了改进,这将有助于在网络上展示更高质量、更可信的内容,”发言人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继续改变我们的算法,以应对这些挑战。
虚假新闻充斥,社交网站和搜索网站同为重灾区
今年,打击网络虚假新闻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和多国政府的共识,但除了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充斥的假新闻,还有更多“隐性的假新闻”广泛存在于搜索结果,谷歌受到的指责就是一例,这些假新闻不仅仅出现事实错误,更在于价值观的偏离,甚至操控舆论走向,而从形式上看,也五花八门,有时候搜索建议也会产生巨大误导。
今年大选期间,谷歌曾被指责操控大选结果,调查独立媒体SourceFed发现,谷歌经常显示希拉里的正面搜索关键词建议,而必应(Bing)和雅虎则会混合显示正负面的搜索关键词建议。谷歌总是显示有利于希拉里克林顿的正面搜索关键词建议,即使谷歌自身的Google Trends搜索数据库显示,人们实际上在搜索负面关键词建议。其中,爱泼斯坦表示,这条规则也有例外之处,那就是谷歌确实也显示对希拉里的负面搜索关键词建议,有时候甚至会显示对特朗普的某种正面搜索关键词建议。
谷歌的搜索建议在人们决策中的干预力量超乎人们想象,你知道吗?
根据调查结果:
首先,用户点击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的频次要比预料中的频次高一倍。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不仅吸引人的注意力,还提高点击量;其次,未下定决心的摇摆选民尤其依赖于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他们是那些能够决定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人。在求证性问题中,他们点击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的频次要比点击中立关键词搜索建议的频次高14倍;再次,民主党人更多被共和党候选人的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所吸引,相反,共和党选民则更多地被民主党候选人的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所吸引。专家曾预计,谷歌公司以这种方式可以改变80万到320万张选票。
全球假新闻泛滥,许多国家都深受其害,今年的美国大选就受到假新闻的严重困扰。为防止2017年德国大选成为下一个重灾区,德国政府计划在大选前成立相关部门,专门打击日益猖獗的假新闻。此前,有德国议员曾呼吁制定新法规并采取更严格的新举措规范社交媒体平台。司法部长海科•马斯要求政府规范互联网巨头的法律责任。他表示,希望Facebook改进删帖措施,其标准必须符合德国法律。
社会民主党议会主席托马斯•奥珀曼认为,社交媒体必须对各自平台上的假新闻负责。他说:“若脸谱网在受到检查后的24小时内不及时删除违规消息,须受到最高50万欧元(约合363万元人民币)罚款的严惩。”
下面小编就教你几招识别假新闻的心得:
1、看新闻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人)是否齐全,假新闻很难做到这一点。 2、核对细节,假新闻很难做到不自相矛盾,或错漏百出。 3、事件过分奇葩、离奇,出乎常理的一定要存疑。 4、带图片的新闻,多使用搜图功能,假新闻配图很容易现形。 5、使用搜索引擎新闻搜索功能,看是否旧闻,是否有媒体跟进。 6、是否含有很明显的广告意图或者蛊惑意图。 7、看来源是否正规,消息源模糊不清的小心有诈。 8、看官方通报或当地媒体,或权威媒体有没有报道。 9、求证,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求证核对细节,包括直接联系当事人求证。 10、让新闻飞一会儿,别急着转发。